而且他们试映看的版本是未删减的,之前光电审核不通过,删了有十分钟。
这几个相熟的影评人口味都和马小刚一样,要不然也不能玩到一起。
马小刚自认为是国内最了解观众想看什么的导演了,既然朋友都这么说,那就错不了。
而且《投名状》的原版《刺马案》他早年也看过,前两个月还重温了一遍,知己知彼。
就算是改变,估计也不会完全脱离这个故事,核心应该是一样,那就确实不那么容易卖座了。
就算有李联结、刘德桦、金成武三大巨星,马小刚也是丝毫不惧。
之前李联结单抗的《霍元甲》票房破亿,但那是李联结最擅长的类型。
而《投名状》是虽然也是清末的电影,但李联结那个角色,却和他以往任何一个角色都截然不同。
至于刘德桦,和金成武,不可否认他们在整个亚洲范围内都是毫无疑问的巨星。
但是他们俩加一起还不如李联结的号召力强。
电影内容本身不容易卖座,演员、导演的票房号召力加起来还不如自己。
没错,马小刚就是如此自信,离开了擅长自己类型的李联杰+刘德桦+金成武+陈可鑫,都比不过自己的内地电影行业的号召力。
这是过去十年里,他用一部部观众喜欢的作品累计起来的号召力!
心情大好的马小刚现在对邓朝都平和了很多,有时候也说说笑笑,不再经常是那种疏远的客套。
他本身也不是冲着邓朝去的,实际上邓朝的表演让他很满意。
他不爽的只是别人指定演员,不管这个演员是谁,演的怎么样,就是不爽。
“翰宇、邓朝,你们那部戏什么时候上映?”
在赶往电影院路演的车上,马小刚没事问起了他们俩拍的《生死频率》的情况。
“12月30号吧,首映礼好像还没定。”张翰宇道。
“到时候有空我去看看,好像听说你们俩这次演父子?”
刚在《集结号》里演兄弟、战友,完了又去另一部电影里面演父子,马小刚都有点好奇,他们俩能演出一对什么样的父子。
很快,车子就开到了路演的目的地,电影院所在的商场楼下。
等他们上去的时候,正好电影也放完了,正好进场。
迎着全场的欢呼声,马小刚带着剧组走进去,冲现场观众挥了挥手。
路演也就和影迷们拍拍照,互动一下,完了聊聊天。
以及应付马小刚最讨厌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