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页(1 / 2)

于是上了热搜,收到投诉的自媒体也把投诉侵权的图片发在了微博上,继续开喷。

不过,即便是有那么多的骂声,《捉妖记2》的基本盘的在那,两亿多票补加两亿的宣发费,怎么能不起作用的,就算丢水里都能溅起不小的浪花。

初四,《捉妖记2》单日堪堪破两亿,算是勉强止住了颓势,没有继续跳水。

《红海行动》实现了反超,单日票房突破两亿大关,拿到了22亿。

口碑爆棚的《红海行动》也不是没有缺点,不少带着孩子一家人去电影院的观众也在网上吐槽,说电影太血腥,把他们的孩子都吓哭了。

还不少,很多观众就呼吁,千万不要带小孩去看,多少也照成了一定的影响,毕竟是在春节档,声音不小,明显有人子啊搞鬼。

而《女儿国》初一18亿,初二17亿之后,稀烂的口碑也拦不住了,初三直接跌到了11亿。

口碑烂,票房跌幅这么大,三大平台全撤掉了票补了,也就是李谦看在自家演员时女主角的份上,之前投入的票补没有收回,花了就花了。

口碑差劲,票补没了,初四单日跌倒了4500万。

甚至还不如《熊出没》,光头强这天都拿到了6000万。

以往,就算电影再烂,也不会再假期连续两天这么大跌幅。

哪怕是《富春山居图》这种级别的烂片也好,工作日的票房都稳定,就是一到工作日就绷不住了。

主要还是之前补贴的多,消耗了很多的观众潜力,一下子又撤掉了票补,口碑又不好,票房大跌,这一跌观众也会犹豫要不要去看,这一犹豫不买票,又腰斩。

整个票房走势,完全掌握在购票平台的手中,前两天票房高是平台的功劳,后两天连续两天雪崩,也是平台导致的。

除了个别电影,可以说购票平台对于电影市场,已经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只要造成两三天的票房落差,口碑再一般的话,能直接搞死一部电影。

当然,《女儿国》本身就拍的不好。

电影改动很大,这次的主角唐僧和女儿国国王和原著都差很多,不过经典并非不能改变的。

《大话西游》就是成功的改变。

原著的小说,唐僧来了女儿国,犹如一个清纯少女,来到了男子监狱。

女儿国的人称他是人种……类似于种猪。

面对花式调戏,唐僧毫无动容,使尽浑身解数力图逃脱。

86版《西游记》多了一丝人情味,他的人物不再那么古板单一,面对国王的引诱,不禁虚汗直流。

多看几遍那一集,明显是动心了,只是不敢直视女王。

没敢,并非不想,并非不愿,只是为了取经回唐,为了天下众生的利益,压抑了自己的真实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