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如此,可是村支书的心里总感到有些不舒服,认为赵东升无论如何都应该帮村里的那些年轻人一把。
“六爷爷,我是这么想的,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与其出去到外面打工,不如在家里办实业,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赵东升清楚村支书的心思,他心中早就有了对策,于是笑着提议。
“办实业?”村支书闻言,双目闪过一丝意外的神色,他听明白了赵东升的意思,可是村里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他拿什么来办实业。
“我跟我们厂那边农行的关系不错,如果协调一下的话,村里可以从咱们市农行贷一笔农业款出来。”赵东升既然提出办实业,那么肯定已经安排好了,微笑着向村支书说道,“至于技术我可以提供,销路上我也能帮上忙,等村里有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后,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小五子,你六爷爷代表村里人敬你一杯。”村支书没想到赵东升竟然考虑得这么周到,知道自己错过了赵东升,老脸不由得一红,端起酒杯向赵东升说道。
“六爷爷,是我敬你才对,哪里有长辈给小辈敬酒的。”赵东升站起身,笑呵呵地给村支书碰了一下酒杯,然后一饮而尽。
村支书见状也一口气喝光了杯里的酒,他今天是真的高兴,一是赵东升没有忘本,二来村里人也有了致富的路。
在赵东升的穿针引线下,大赵村顺利地从市农业银行那里贷款了三百万的创业资金,从社会上需求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品和小五金入手,进而拉开了大赵村经济大发展的序幕。
在大赵村的经济变革中,赵东升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赵红星被村支书委以了重任,负责村办企业的发展,在大赵村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赵东升这次回来,那些亲戚家肯定要去走动一下的,要不然会被人说成是摆架子,因此第二天开始,他就在李玉蓉的带领下四处走亲戚串门,有些亲戚他都忘了,如果不是李玉蓉提醒的话,他根本就弄不清是什么关系。
与此同时,赵家门庭若市,县里和市里不少政商名流都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前来拜访赵东升,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见到在外面走亲戚的赵东升,只能遗憾地离开。
在那些见了赵东升的人中,尤其以唐州市分管经济的常务副市长周长天的级别最高,他表达了唐州市与黄州电器厂合作的意愿,不过赵东升并没有给他明确的答复,表示自己也很期待与唐州市合作,能为家乡的建设做一份贡献。
其实,这并不是像周长天认为的那样是赵东升在敷衍他,而是因为赵东升这次回来确实有与唐州市合作的念头,只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向周长天透露,以免引起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可以想象的是,一旦赵东升将看中兼并的厂子告诉周长天,那个厂子的债务和人员绝对会在一夜之间飙升许多,赵东升可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第158章 “自家人”(上)
赵红星和孙巧芬的婚礼定在腊月二十八,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赵东升和四哥赵保民跟着几个年轻人坐着一辆货车去县城里拉明天酒席需要的蔬菜、肉类和酒,这次来参加婚礼的宾客很多,所以对食材和酒的需求量很大。
原本赵东升是不用去的,不过一来这是赵红星的婚礼,他理应出力,二来也是躲避那些登门拜访的访客。
为了防止被人认出来,赵东升不仅戴了眼镜,而且还特意黏上了两撇小胡子,戴了一顶狗皮帽子,如果不是特别熟的人根本就认不出他来。
食材事先已经跟县城的菜场和店铺联系好了,赵东升等人到的时候直接往车上装货,等装完已经是中午,大家于是找了县城里一家餐馆吃饭。
吃完饭后,赵东升买了一些礼品去看望他在县一中读书时候的老师,那些老师在他上学的时候可是对他非常照顾。
县一中的老师们对赵东升突然来看望他们感到相当意外,更是充满了惊喜,在他们所教的学生中,县里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燕大的赵东升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
等赵东升从县一中出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他哼着小调去跟赵保民汇合,货车停在县粮食局的大院里,县粮食局的一个科长是大赵村的人,是赵东升本家的一个堂哥。
虽然说赵东升的这个远房堂哥是个科长,但他的这个科长只不过是一个职称而已,实际的级别是正股级。
“抓小偷!”就在赵东升快要走到县粮食局门口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女人焦急的声音。
赵东升扭身一看,只见一个年轻人拔腿狂奔过来,手里拎着一个红色的女包,两个戴着红色和黄色毛线帽的女孩在后面追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