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1 / 2)

“一亿华币!”孟副主席闻言笑了起来,“据我所知,你们厂的账户上的资金现在只够发工资的,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

“首长,我的信誉还不错,能从那些合作伙伴手里贷一笔钱,以后可以慢慢还他们。”赵东升微微一笑,向孟副主席解释。

“有没有想过来部队发展?”孟副主席点了点头,这倒是赵东升的一贯做法,随后笑着问,他很欣赏赵东升这种有能力和魄力的年轻人,不由得动了爱才之心。

“谢谢首长的厚爱,不过我的战场是在电器厂,在那里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赵东升闻言,笑着向孟副主席说道,不动声色地婉拒了孟副主席。

“小山子没有说错,你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年轻人。”见赵东升拒绝了自己,孟副主席笑了起来,没有丝毫的责怪之意,在他看来男人就是要有担当才行。

孟副主席口中的小山子自然指的是张海山,去年过年张海山给京城的一些长辈拜年,其中就有孟副主席。

两人聊天的时候张海山无意中注意到孟副主席家里使用的电视机是黄州电器厂生产的,因此就提到了赵东升,对赵东升是称赞有加,说他如果进部队的话绝对是一个好兵,进而引起了孟副主席的注意。

孟副主席知道赵东升,赵东升当年在巴黎获奖后可是风光无限,是不折不扣的名人,相继到京城的各大机关做报告,里面就有部队机关,孟副主席当然对他有印象。

这次的科研会议,孟副主席并不知道赵东升也来参加了,直到到了现场这才看见赵东升竟然也来了,而且还坐在第三排,于是就点了他的将,对赵东升的回答非常满意。

会议期间,不少专家当孟副主席的面夸奖赵东升,说赵东升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孟副主席就想听听赵东升有没有什么计划为国防建设做出贡献。

不成想,赵东升不仅能提供一个亿的支援,而且还能提供资金和实验室给那些专家搞科研,这种魄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要知道由于赵东升的扩张计划,迄今为止河东省还没有从黄州电器厂那里拿过一毛钱,他能拿出一亿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科研会议结束后,赵东升在京城又待了两天,然后乘机飞回了黄州市,黄州电器厂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一个月后,赵东升承诺的一亿华币打到了国防科工委的账户上,用以支援国防建设,进而大大缓解了国防科工委所面临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三个被国防科工委批准的科研小组进入了黄州市电器厂本部,赵东升已经给三个小组的人员安排好了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三个科研小组将在这里展开科研工作。

自此,赵东升与军方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既为国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在悄无声息中获得了军方的支持,为以后行事提供了方便之门,可谓一举两得。

第168章 一视同仁

赵东升回黄州后的第二天,古连成告诉了他一个消息,省里经过切实的研究后同意他进行海外投资。

随后,古连成召开了市长办公会,商讨黄州电器厂改名一事:黄州电器厂进行海外投资的话那就是走出了国门,再使用黄州电器厂这个名字的话非常不妥。

市长办公会决定,将改名的权利留给了赵东升,黄州电器厂既然是赵东升一手打造的,那么改名也应该由赵东升来。

赵东升经过仔细思考后,将“黄州市电器厂”更名为了“华威集团”,并且获得了市里的认可,黄州电器厂随即成为了华威集团的总部。

挂牌的那一天,周浩然省长亲自出席了挂牌仪式,不少宾客前来道贺,场面浩大,十分热闹。

华威集团挂牌后,赵东升成立了华威投资有限公司,从欧洲归来的鲁亮被任命为华威投资有限公司的经理,级别正科。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鲁亮应聘进了法国的一家投资公司,参与了不少投资项目的运作,因此对投资的程序已经了然于胸。

与鲁亮一同回国的还有几名巴黎大学的留学生,也都像鲁亮一样,在不同的投资公司进行了学习,他们将组成华威投资有限公司的领导层。

鲁亮等人入职后,赵东升就给他们下达了第一个任务,收购德国北部矿区比克郡的一家濒临破产的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