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赵东升一挥手,两名总部保安一左一右地夹住了聂海,带着他上了停在医院外面的一辆中巴车。
不仅聂海,医院整个保卫部门的人连同胖保安和圆脸青年等人,都被华威集团总部的保安带去了总部,接受总部的调查。
赵东升没有离开医院,而是在小孟的陪同下,被总部的保安们簇拥着去了医院大楼的多功能小会议室,亲自坐镇医院。
不久后,华威集团纪检书记祈泰领着人赶来了医院,在小会议室与赵东升进行了汇合,他手下的人对医院的工作人员一一进行了约谈,调查倒卖挂号单一事,尤其是那些外地前来看病的受害者,是他们调查的重点。
一时间,医院里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仅医务人员知道赵东升来了,而且病人和家属也得知了这个消息,整个医院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气氛十分压抑。
“赵总,这个事情我是知道的,每天来医院看病的外地的病人实在是太多了,已经影响到我们医院为市里的病人诊治,引得市里的那些病人很是不满,所以我们就对外地人采取了限号措施。”
小会议室里,医院的院长汪毅一脸无奈地向赵东升诉苦,显得十分委屈:
“那些外地的病人为了拿到号,曾经发生过几次斗殴,并且有人在医院的院子里吃喝拉撒,弄得院子里乌烟瘴气,臭不可闻,绿化设施损坏严重,而由于医院的业务量太大,保卫部的人手已经不足以应付那些外地的病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招募了一些义工来专门负责管理那些外地的病人,维持他们的秩序并且确保发号顺利进行,以前一直好好的,谁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第242章 好心办坏事
“义工?”听了汪毅的话后,赵东升的眉头微微一皱,随后就反应了过来,看样子是指胖保安这样的没有华威集团标识的保安,他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望着汪毅,“限号措施和义工这两条你们做的很好,不过后来你们可犯了大错,只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没有监督它们的实行,以至于现实与期望南辕北辙!”
“赵总,事情既然已经出来了,作为院长,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汪毅苦笑了一声,向赵东升说道,他没想到会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竟然惊动了赵东升。
“责任事情我自有分寸,我现在就问你一句,你有没有在这件事情里获利?”赵东升见汪毅态度端正,于是冲着他摆了一下手,沉声问道。
“没有,医院里每个月给我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已经够了,我不会拿不该拿的钱。”汪毅闻言,果决地向赵东升摇了摇头。
“那就好。”赵东升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吩咐汪毅,“院长你是干不下去了,作为医院的最高领导,你必须为此承担领导责任,不过你是医院的心脑专家,虽然没有了领导职务,但还是医院的技术骨干,可以作为一名医生留下来,继续你的课题研究,你觉得怎么样?”
“谢谢赵总,这里的医疗环境非常好,除非你赶我,否则我不是不会走的。”汪毅闻言松了一口气,笑着向赵东升说道。
汪毅是海归的医学博士,现年三十六岁,心脑血管专家,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在美国心脑界颇有名气,两年前被赵东升亲自从美国请来这里当医院的院长,已经成功为不少人进行了手术,目前正在研究一项关于心脑方面的世界级难题。
赵东升其实早就猜到汪毅与这起倒卖挂号单的事情无关,只不过想亲口听他承认而已,像汪毅这种难得的医学人才,他才不会轻易地就让这么优秀的人才流失,故而决定免除汪毅的行政职务,但其他待遇不变。
在赵东升的心里,汪毅是医院院长最合适的人选,所以等两三年后倒卖挂号单的风波过去了,他还是会让其成为医院的院长。
其实,也只有像汪毅这种留洋归来的人士,才会想到招聘义工,国内的人现在还没有这个概念。
赵东升随后对医院招聘的义工进行了了解,义工的要求和待遇都很简单,那就是只要是黄州市的人就可以加入,一天管三顿饭,报销来回车费,并且给予适当的补助。
由于义工不同于正式工和合同工,如果要划分的话,属于临时工的性质,因此毋须向赵东升汇报,只要汪毅点头就可以了。
虽然义工制度是汪毅想出来的,不过具体的招人则是聂海负责的,赵东升在心里是暗自摇头: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在美国做义工的人通常都有正当的工作,而且工作基本上都非常好,他们做义工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展现。
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九十年代的时候哪里有义工的概念,那些来医院应聘的人肯定将这看成了是一份工作了,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既然是工作那么肯定就要想办法赚钱了,因此自然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将主意打到了那些外地病人的身上。
恐怕,聂海在其中也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趁机将他的亲戚朋友安排了进来,虽说只是义工,但是如果华威集团再招合同工的话,他们肯定会被优先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