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么肥,这得嚼了多少草根啊。大伙含愤出手,手里的锹镐等各种家伙都往上招呼。期间还夹杂着包大明白的叫嚷:“抓活滴抓活滴——哎呦,谁砸俺脚上了,眼睛也跟瞎摸鼠子似的瞎了咋滴——”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大伙散去,两只鼢鼠被砸得稀巴烂,还有包大明白抱着一只脚在原地练单腿蹦呢。
直播间里也一片喜庆,这一波刷了不少礼物,不过有个叫“吃货大哥”的,却连连可惜“这么肥的鼢鼠,要是制成鼠干的话,那简直是人间美味!”
霎时间一片呕吐:啥都敢吃啊!
吃货大哥就开始给他们扫盲:这种鼢鼠以植物根茎为食,营养价值很高,俗名“地羊”,即可入药,也可食用。并且表示,再抓住鼢鼠都给他留着,五十块钱一只,他全收了。
这样也行啊,大伙听了田小胖的转述之后,干劲更足,可是很快就大眼瞪小眼:咋不见那条蛇出来呢?
最着急的是二奶奶,差点跪到洞口磕头了。田小胖也纳闷:难道是这蛇又钻洞里冬眠了,准备再睡个回笼觉?
“这又冒出来一只!”不知道谁吆喝一声,有人又下意识地将手里的棒子怼过去,然后就听二奶奶怪叫一声:“别打,是仙家!”
那人已经收手不及,眼看着棍子就要砸到蛇头上。还是田小胖眼疾脚快,直接伸脚一垫,棍子砸在脚面上,下面的小蛇安然无恙。可是小胖子也就变成包大明白刚才那样子,疼得直跳脚,嘴里还哎呦哎呦的叫个不停……
第二十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部分人继续挖野菜,选出来五六个人成立捕鼠队,按照田源的要求,至少要消灭一半的瞎摸鼠子。当然不能全包圆,人家捕鸟还网开一面呢。
田小胖已经琢磨好了,有了小白这个小猴子,以后这边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吸引来的野生动物也会越来越多,还是让它们自然平衡比较好,人为干涉必须有度。
那条小蛇也屡立战功,在经过最初的混乱之后,后面都是小白负责照顾小蛇。或许是天生拥有亲和力,小蛇缠在小猴子的胳膊上,十分乖巧,干起活来也不再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看得大伙啧啧称奇。
一天下来,竟然捕获将近五十只鼢鼠,要是按照直播间里那位吃货大哥的价格,值两千多块钱呢。
因为吃货大哥正在向这边赶来,估计最早也得明天才能到,所以这些鼢鼠都是活捉的,关进笼子,一个个瑟缩成一团,等候命运的审判。
本来有了二奶奶的蛇仙助阵,已经用不着包大明白的招数,不过这家伙还是死皮赖脸地非得要几只,说是要进行科学研究。
“你能研究明白啥呀?”包二懒当然表示鄙视。
大明白鼻子里嗤了一声:“你懂个六啊,俺这是把瞎摸鼠子弄回去,然后在它们的后翘里塞上黄豆粒,再用线把那地方缝死。黄豆吸收肠子里面有水分就开始胀大,瞎摸鼠子拉又拉不出来,憋得那是相当难受,慢慢就能憋疯,在窝里逮住同类就咬,这不是连窝端了。”
大伙听了,都不由得菊花一紧。直播间里先是沉默一阵,然后字母飞起。包大明白又多了一个新的称号:老银币。
要是换成以前,田源肯定也兴冲冲地跟着试一试。不过在经历了燧石之珠的洗礼之后,他现在的认识有了一些改变,觉得这样实在有伤天和,最后还是阻止了大明白的科学实验,这也令包大明白叹息不知:搞科学咋就这么难涅?
晚上收工,这一天的收获真不错,婆婆丁就挖了四百斤,而且,价格看样子还能维持两三天,这就有账算了。
田源今晚又跟着进了城,主要是张罗一下塑料大棚的事情。上一次去县里,已经给扶贫办打了报告,申请修建大棚。扶贫办是有这个专项资金的,只不过他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估计通不过的可能性比较大。
果然,第二天去扶贫办一问,人家说规模不够,而且项目也不合格,直接给否了。得,最后还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好在也不是盖什么暖棚子,主要是育苗,要求也不高,也不必完全用钢骨架,就采用钢管式简易大棚,能对付用就成,算下来,一平米还不到二十块钱。创业之初,资金有限,能省则省。田小胖跑了两家农资公司,很快就敲定下来。
又采购了西瓜种子之类,第二天晚上,就连材料带人一起给拉回来。留下一名工人指导安装,剩下的主要是黑瞎子屯出劳力,没到五天呢,大棚就盖起来,占地差点不到一亩,用来育苗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