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孩子在保温箱里,虽然已经33、34周,却也九死一生。在医护人员没日没夜的照顾下,胎儿才有一线生机。
可吴老师竟然说要把胎儿送回子宫……
那是胎儿,不是肠道,也不是正常的生理组织,说塞回去就塞回去?这怎么可能!
办公室里一片沉寂。
吴冕手指无声的敲打着桌面,他只是叙述一下手术过程,自己也顺便理顺思路,却并没有想让薛春和或是郭主任理解。
类似的手术吴冕没做过,但看过相关手术录像。至于难度么,是存在的,而且还不小。但吴冕没想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把握更大。
“九死一生。”吴冕最后肯定地说道,“还是建议引产。”
听到最后的结论,薛春和长出了一口气。
刚刚听吴冕说手术过程,他想起那个春晚上的冷笑话——把大象装冰箱,拢共分几步。
吴冕吴老师的说法就像是开玩笑一样,剖腹产的流程——打开子宫,把胎儿取出来;做胸科手术,切掉先天性肺囊腺瘤;再把胎儿放回子宫。
也是三步,可……
薛春和欲哭无泪。
这特么的三步走,听起来简单,可就像是刚刚吴老师说的那样,还没开始手术,麻醉就是一个难点。
麻的深了,胎儿吸收的多,有可能还没剖宫就已经胎心停了。可要是给的少,还没什么作用。
一切都要恰到好处才行,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可这种神级难度的事情,只是……仅仅是……刚刚是……一个开始。
哪怕麻醉过后,更难的事情还在等着。
第223章 总是安慰,常常帮助,偶尔治愈
胸外科的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一样,在很多年前,都是一家医院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评选三级甲等医院,这些科室是否存在、能做什么手术至关重要。
胸科,从来都不是一个小科室。
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甚至只要能做外科手术的医院就有普外科,但大多数小医院都不会有胸外科。
听吴老师说的简单,把胎儿取出来,然后做一个胸科手术……那玩意是说做就做的?
26周的胎儿,正常标准是28-34。和一个小玩偶大小,根本做不了腔镜治疗,怕是一个戳卡就把胎儿给戳的透心凉。
哪怕是大开胸的话,成人20的手术切口已经足够大了,换算成胎儿,也就不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