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一开始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就全部使用当地人,等发展到后期,他想着从国内招聘专业人士过来,强行取代卡布贾、帕里、波图、奥韦马等人的地位,去接手矿区的管理,曹沫想也不用想,就知道到时会出现怎样的抵触情绪跟混乱了……
当然,从国内聘用专业管理人员的成本也太高了。
比如说他吧,在东盛仅仅是普通员工,但东盛集团将他派遣到德古拉摩,工资、海外津贴、食宿补助、每年一次往返机票补贴,以及缴纳的社保公积金等等,每年在他一个人身上的投入,就要超过二十万人民币。
东盛每年在郭建这种海外基层主管身上的投入,超过三十万,而在杨德山这种海外中层管理人员身上的投入,则要超过五十万。
他真要从国内聘用专业管理人员,得要多少投入?
曹沫计划再有两个月,将卡布贾、奥韦马、露西三人的月薪提高到六百美元,三个人加起来,一年也才二十万人民币左右。
而这个收入不要说在隆塔了,在德古拉摩也要算金领阶层了,但当地雇工仅有受过优良教育的殖民者后裔,能在欧美企业拿到这样的薪资,卡布贾、露西他们是没有机会的。
社保、公积金?
卡布贾、奥韦马、露西谁敢这时候跟他提这个,他就跟谁急眼!
真当他是来搞社会主义建设的?
第二十六章 重组
矿区建设起了头,曹沫前前后后又在矿上盯了一个月,确保各方面流程都顺畅了,不会出什么大纰漏,开采作业也稳定进行下来,他这才有工夫回到德古拉摩歇上两天。
郭建这些日子正在隆塔奔波。
有几次曹沫到市镇采购物资,都看到郭建、许凌带着人,在与隆塔市镇上的商家交涉着什么,只是大家都是看一眼就错身而过。
双方没有当街对吐口水,中国人在外面就算相当友爱了。
曹沫看他们采购的物资规模及种类,就知道他们在隆塔也已经有所收获了。
回到德古拉摩,见不到郭建再正常不过,但杨德山还是没有从国内返回卡奈姆,曹沫就有些奇怪了。
他逮住刚洗过头发、正站在阳台前拿着干毛巾擦的宋雨晴,问道:
“国内发生什么事了?谢思鹏、郭建他们在隆塔都有发现了,前些天遇到他们正大规模采购物资材料呢——杨德山应该投不少钱?他怎么都不过来看一眼,全交给郭建负责?”
“集团好像要整合出一个海外投资事业部来,杨总多半是为这事脱不开身吧。”宋雨晴说道。
“集团要搞海外投资事业部?”曹沫微微一怔,颇为意外的问道。
他倒不是怀疑宋雨晴的消息来源。
宋雨晴比曹沫大四岁,但她大学毕业后才应聘进入东盛,也就比曹沫早两三个月。
不过,宋雨晴的丈夫周军则是东盛年限较长的老员工,她后期都在靠近高层的财务部工作,人美又遭人喜欢,远在德古拉摩,每天都有一堆同事陪在qq上聊天打屁,小道消息可比出国前仅在机修车间待过两年的曹沫多得多了。
“集团真要整合搞一个什么海外投资事业部,杨德山要争权夺利,确实没有办法脱身呢。也不知道集团会不会往我们这里增加投入,又或者说西非分公司换个老大之后,再增加投入?”曹沫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