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1 / 2)

华宸要想稳妥,那就是跟另两家华资品牌采取一样的市场策略,不追求规模,只求卖出一辆就赚足三五百美元,相应的市场投入就要低很多,前期甚至只需要专攻德古拉摩、伊色丹、卡德罗等屈指可数的重点城市就可以了,都没有必要全面铺开。

徐滨之前为华宸摩托拟定的市场推广策略,却是要以价格优势去抢占卡奈姆目前被忽视掉的中低端市场,在卡奈姆全面铺占三十七个州的市场。

目前另外已经进入卡奈姆的两家华资品牌,国内已经跟华宸竞争了十几二十年,同属国产前五的品牌商,同样也拥有极大的成本优势,在他们反应过来做出相应的调整之前,是华宸摩托抢占卡奈姆市场份额最佳的窗口期。

在这个窗口期,市场推广投入绝不能低,要争取在卡奈姆三十七个州同时铺开,前期的市场推广投入就非常恐怖。

徐滨的思路很投曹沫的心思。

国资摩托单车在质量上以及产品的美誊度,暂时还无法跟欧美日韩品牌竞争,要是片面追求单车高利润率,说白了就是外资品牌争取高端市场,市场难以做大不说,跟另外两家国资品牌相比,也还落了后手。

而随后越来越多的国资品牌,甚至更廉价低质的印度品牌进入,单车高利润率的格局必然会被打破,与其到时候被动的应战,还不如将这个先机抢到自己的手里。

目前曹沫在卡奈姆没有在水泥市场先打价格战,除了不敢轻易得罪卡奈姆的水泥生产商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只有成本优势,却无产能优势。

而卡奈姆的水泥市场是封闭的,曹沫当然没有必要去主动打破这个格局……

还有一个原因,曹沫不会当着徐滨他们的面说,而是直接编了一条短信发到沈济的手机上。

那就是他们目前在卡奈姆的影响力,主要局限于隆塔,对隆塔地区之外的影响力非常的弱小。

曹沫怀疑巴哈已经对他们有所警惕,他需要在抢在巴哈及吉达姆家族有所针对性的行动之前,在德古拉摩以及卡奈姆其他地区争取更多的支持力量,那借华宸摩托在卡奈姆建立分销渠,与各地车行、分销商、广告商、维修商建立合作关系,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这个动作也是宜快不宜迟的……

第一百八十章 动作(下)

沈济看了曹沫发过来的短信,明白他舅舅的这次举措,叫曹沫心里彻底放弃依赖东盛的幻想,还是要自己在卡奈姆凝聚能正面对抗吉达姆家族的力量。

因此眼前有这么一个机会,曹沫的决策就显得相对激进,但已经不再单纯的去权衡项目本身的风险高低。

这也表明就算他不参与,曹沫他自己也会拿五千万人民币出来,去支持徐滨去争取拿下华宸摩托车及零部件的总经销权,在卡奈姆及西非其他国家建立分销渠道。

“行啊,我出一千万,剩下的部分你找别人去想办法吧!”既然知道曹沫的决心已下,沈济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很爽快地说道。

沈济心里也很清楚,他个人要是想继续在卡奈姆追加投资,实际上还得继续跟曹沫合作,更不要说曹沫刚在科奈罗能源帮他赚了一亿八千万元,他这时候连一千万都不敢跟投,那以后还能叫曹沫看得起他?

沈济的决策速度之快,却是叫徐滨相当意外。

他们连一份正式的募资方案书都没有写,甚至连他们这个初创团队,应该在新成立的公司里占多少股份也没有谈,沈济跑过来,听了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就决定拿一千万出来?

这就是豪门子弟的气派?

“有沈总牵头出一千万,剩下的资金我来想办法去筹足,你现在就负责将总经销权拿到手,再组建一支团队。新公司的话,我看团队拿15的股权以及10期权应该是合适的,你觉得呢?”曹沫跟徐滨说道。

倘若没有曹沫横插一脚,徐滨代表华宸到德古拉摩开拓市场,团队会照销售额2拿到提成奖励,差不多能占毛利润的百分之六七。

曹沫开的这个条件,不仅他们可以直接获得新公司15的股权资产,而每年股权分红的预期收益也将提高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