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页(1 / 2)

说话的功夫,冯卫国已经把鸡收拾好了。

不过他对徐拙买的鸡还是有些不太满意:“做葫芦鸡,最好用西安郊区出产的那种倭倭鸡,那种鸡个头不大,长一年也就两斤出头,肉质细嫩紧实,是做葫芦鸡最好的材料。”

说完他提着徐拙买的小母鸡,失望的摇了摇头:“这种鸡虽然也好,但是太嫩了,经过煮蒸炸之后很容易变得稀碎。”

旁边赵金马不满的嚷嚷起来:“做个鸡而已看你哔哔的,不行就让我来,我们中原的炸八块不比葫芦鸡逊色!”

炸八块确实挺不错的,连鲁迅都写文称赞。

但是跟唐朝就有的葫芦鸡相比,不管文化底蕴还是名人效应上都差了点意思。

毕竟去过西安的名人政要,都品尝过这道美食,甚至西安事变的时候,在周总理牵头举办的“和平宴”上,葫芦鸡还是主打菜。

冯卫国一边絮絮叨叨炫耀着葫芦鸡的过往,一边把鸡身上的绒毛清理干净。

接着,他拿起菜刀,从鸡后背上入刀,将鸡的脊骨从中间破开,掏出内脏,再剁去鸡爪,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

一来是去除血水,二来则是让鸡的表皮松弛一下。

免得等会儿下锅里煮的时候鸡皮会破开。

半小时后,冯卫国慢悠悠的把袖子挽起来,开始制作。

不过他这副大师的模样,又让赵金马不爽了:“赶紧的,在这摆什么造型啊,你以为你是徐济民吗?”

冯卫国把鸡从锅里捞出来,准备下锅煮制。

不过在这之前,需要用麻绳先把鸡捆扎起来。

这样能够防止鸡肉破皮碎裂,也能够让鸡在煮制的过程中形成葫芦的造型。

具体的做法是,拿着麻绳从鸡翅根下面开始捆扎,一直捆扎到鸡腿根的部位,也就是把整个鸡肚子的部位用麻绳一圈圈的系起来。

捆扎好之后,冯卫国把鸡放进了冷水锅中,里面加入葱姜料酒,便开火烧了起来。

等到锅里的水开后,他用勺子把浮沫撇干净,然后把火关小,盖上锅盖,继续闷煮半小时。

一边做,他一边给徐拙讲着这里面的注意事项,比如煮鸡的时候,要用清水,里面不能放花椒大料,更不能放食盐白糖之类的调料。

一定要先用清水把鸡肉煮熟煮透,这样鸡的味道和口感才更好。

而且等煮熟了之后再用卤汤来蒸,就算蒸的时间再长卤汤的味道也不会过重,不会压住鸡肉的那种鲜嫩。

另外,用清水煮也能得到原汁原味的鸡汤,而这鸡汤,则是等会儿蒸鸡肉要用到的原汤。

听了冯卫国的讲解,徐拙对葫芦鸡这道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前只知道这道菜需要先煮再蒸后炸,没想到光一个煮就有这么多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