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种可能,沈淮更是头痛,心知能叫富士制铁心动的,不是其他,恰恰梅钢沿渚江口岸线布局渐成气候。
得知梁小林已经国道收费路口跟富士制铁谈判代表的车队汇合,熊文斌走过来推开谭启平办公室的门,见谭启平正在接电话,正要退出去,谭启平做手势要他进去没关系。
谭启平放下电话,跟熊文斌说道:“赵秋华省长刚刚知道富士制铁派了新的谈判代表直接到东华来,打电话过来说,不管最终是省钢,还是东华市钢,抑或是梅钢,只要最终能把富士制铁这个合资项目留在淮海省,都是我省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赵秋华省长要求东华市委市政府把这件事高度重视起来。”又跟在办公室里的苏恺闻说道,“你直接打电话给高市长,把赵秋华省长的意思跟他说一下,他要是有时间,就一起去一下南园。”
熊文斌知道富士制铁的这个合资项目,不仅在东华市,就是在淮海省,也是引人瞩目的大型外资项目,省长赵秋华打电话过来关心一下,也很正常,不过这一来,沈淮的压力应该更大了。
他也不能说什么,只是在谭启平的办公室里等着。
苏恺闻就在谭启平办公室里,直接打电话给市长高天河,在电话里告诉他这件事。
放下电话,苏恺闻跟谭启平汇报:“高市长可能赶不上招待晚宴,但晚上能从新津赶过来。”
“我知道了,高市长能代表市政府露个面就可以了,主要事情有梁副市长负责。”谭启平点点头,他只是要高天河出席一下,但整个项目还是希望由他来直接推动,又问熊文斌,“富士制铁突然提高谈判规格,又将合资项目的谈判重点直接放到东华来,你觉得富士制铁方面,是出于什么考虑?你觉得他们这次就是直奔梅钢来了吗?”
“应该是梅钢吧。”熊文斌说道,“日本国内矿产资源有限,其大型钢铁企业几乎都沿海港及主要江口进行布局,海运价格低廉,方便原材料能以低成本的输入;同时海运容量庞大,只要有市场需求,钢铁企业规模就可能无限制的铺开,而不用担心会出现运输瓶颈——梅钢当前的发展布局,沿渚江岸线铺开,距离出江口又近,码头可以容纳海轮直接驻泊,梅钢在这点上,跟日本钢企是契合的。”
苏恺闻听了,心里也暗暗感慨,倒没想到沈淮在梅溪镇做的那些事,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没想到竟然能叫日本企业也认同,甚至主动放下之前傲慢的姿态来积极谈判。
谭启平相信熊文斌的判断,说道:“不管怎么说,市钢厂方面也要派人参与。要是梅钢一家跟富士制铁搞合资项目吃力,那就让市钢厂也一起参与进来。”
熊文斌不知道市钢厂还有什么值得梅钢跟富士制铁动心的资源,但也明白谭启平坚持要市钢厂参与合资项目的用意,他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梁副市长已经通知顾同参加了。”熊文斌说道,“梁副市长刚跟富士制铁的谈判代表车队汇合,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去南园?”
“你打电话给沈淮,问一下他到哪里了?”谭启平拿起椅子背上的外套穿上,吩咐熊文斌打电话给沈淮,“你跟他说,这次谈判要重视起来,不要跟我再打什么马虎眼了。”
“好的。”熊文斌点点头,一边陪谭启平、苏恺闻往外走,一边拿“大哥大”拨通沈淮的电话,问他有没有到南园。
第二百六十九章 弱国寡民
沈淮坐周裕的车赶到南园,看到谭启平的车先他们一趟拐进林荫小道,他撇脸看向道侧的花圃。
见沈淮眉头蹙紧、一言不发,周裕知道市里对山崎信夫到来越重视,梅钢将要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熊文斌刚才打电话进来,也明说了赵秋华省长也很重视这件事,要确保富士制铁的这个合资项目能谈成。
招待会场设在翠华楼,谭启平他们看到沈淮坐周裕的车过来,先到停车场也没有急着进去,等沈淮过来。
沈淮刚推开车门下来,有一股寒风从翠湖上席卷过来,吹得他脖子一缩,裹紧风衣朝谭启平、熊文斌走过来,说道:“这天气又要降温了,大家都该收拾收拾准备冬眠了,小鬼子倒跑得勤快。”
谭启平眼睛很平静地看了沈淮一眼,没有说其他话,只是温和地吩咐道:“等客人过来,就不要再胡说八道了。”
周裕没有办法学沈淮这般吊儿郎当的样子,毕恭毕敬的跟谭启平、熊文斌打招呼。南园宾馆这边,自总经理以下,一溜人已经站在停车场边迎接谭启平的到来。
南园招收的服务员,都是周边区县的秀丽佳人,穿着面料高档的制服套裙,在寒风里美丽动人。也许有个别人,青春靓丽的脸蛋也是格外的标致,但无人能及周裕的风姿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