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1 / 2)

虽然必要的供电、供水等工业配套环节,由梅钢负责解决,能节约一部分投资,但项目主体的投资依旧很难控制在五亿以下。

合资公司除了市钢厂跟富士制铁直接注入的资金,大约还需要三千万美元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则由富士制铁关联的日资银行提供日元低息贷款。

这样的条件也谈不上对谁有利、对谁无利。

富士制铁虽然是项目资金的主要供应方,但将近一半的项目资金,都要用于向从富士制铁引进成套设备及技术,而且富士制铁还将占有合资公司一半的股权,初步完善其在海外产业布局上的不足。

同时,将来合资公司所需的废钢原材料采购,也将由富士制铁派出的日方总经理掌握,主要从日本国内采购;为此富士制铁还将在东华成立一家独资的炉料贸易公司。

对梅钢、市钢厂来说,也谈不上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梅钢及市钢厂缺乏做新项目的资金,要参与这么大的合资项目,必然要做出一定的让步。而就目前的条件来说,让步也在相对公平的范围之内。

梅钢主要拿出四百亩的项目用地,还要独立追加对工业配套设施的投资,但合资公司建成之后,梅钢提供工业配套服务,自然也能从收取费用、获得应得的利益。

市钢厂本无资格参与这样的合资项目,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打算直接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参与进来。此举,除了叫市钢厂的债务规模继续滚雪球一般扩大外,实际上也没有投入什么,甚至还在合资公司里获得比梅钢更高的地位。市钢厂自然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而对东华地方来,一个项目就能引进五六千万美元的外汇资金,招商引资的成绩可以拿斐然来形容。

项目上下游产业链加上项目本身,差不多能为东华新创造两三千个就业岗位;建成后能为地方创造大量的税收,而市钢厂若能从新项目建成后获得巨额的利润分红,自身的经营困难也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这初步达成的意向来看,即使做出一些让步,也是十分的必要。

山崎信夫等人离开东华后,就直接返回日本,也能看到富士制铁在中国没有更好的选择。看到这种情况,市里次日就正式成立合资公司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谭启平指示梁小林亲自担任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顾同代表市钢厂、沈淮代表梅钢担任副组长;周明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从梅钢、市钢厂抽调人员,负责后续的对日联络及组织下一步阶段的谈判工作。

对周明来说,自然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

合资公司看上去产能规模不及市钢厂,但定位的起点高,建成后资产总规模将超过六个亿,规模比现在的梅钢庞大不说,建成后的资产质量还将要比市钢厂高出几个等级。

同时,合资公司又是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招商引资项目,周明能代表梅钢、市钢厂担任中方总经理,在东华已经不能用崭露头角来形容了,简直可以说是一颗冉冉升起来的光芒四耀的新星。

四个月前,周明还在为失去担任鹤塘镇镇长的机会而懊恨、怨恨,但此时去看,东华市能有几个乡镇党政正职的位子,能比合资公司的中方总经理还要重要?

沈淮对合资项目一毛不拔,但顾同对合资项目态度积极,从市钢厂拨了三台车以及司机给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使用;市里也专门拔了一百万的招商引资专款给领导小组使用。

沈淮在出国前夕,又给市里喊去参加一次协调会议。

这次协调会议,主要是为了解决市钢厂将要承担的出资贷款问题,把东华市的金融机构代表召集起来进行协调。

虽然跟梅钢没有关系,但沈淮作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想要偷懒也没有办法。

在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里,市钢厂要负责直接投入一亿两千万的资金,市钢厂拿不了这笔钱出来,只能从银行贷。

现在东华市所有金融机构截止到十二月的存款余额总数,也就二十七八亿。金融机构一定时间内的放贷量,跟新增存款有着直接的关系。照东华的经济增长情况,明年能放出的贷款总量,也就五六亿左右。

要是明年给市钢厂解决一亿两千万的贷款,总盘子就要一下子给划掉差不多四五分之一的量。

要是市钢厂的信誉好、还贷能力强,各家银行从其他方面挤一挤,也能凑出一亿两千万的款子放给市钢厂。

关键谁都不傻,现在同意给市钢厂放款,没有额外的好处不说,以市钢厂糟糕的业务及赢利能力,一旦合资项目出了问题,市钢厂拿什么保证还贷、按期支付本金、钱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