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页(1 / 2)

尽管费了大气力,但他能够让中州燕地破例添上一位小祖师爷,添多一脉首座。从这一点来看,却也能看出,这位冥昼祖师在中州燕地的至高地位。

秦先羽沉吟了许久,才问道:“冥昼祖师……”

顿了一顿,终是没有开口。

明途说道:“太上长老如今正自闭关,小师叔祖要见太上长老,恐怕还要等他老人家出关。”

秦先羽点了点头。

对于冥昼祖师,他也略微知晓一二。

这是一位道祖,且不是寻常道祖,因为他时刻都有可能一步踏出,成就仙圣之祖。

传闻冥昼祖师曾行走于南州大地之上,颠倒日夜,呼风唤雨。

闭眼为黑夜,睁眼即白昼,打鼾作雷音。

天地俱随之而变化。

一位大神通者。

第427章 听音阁

听音阁。

这不是一座楼阁,而是三十六座楼阁。

在这里,有各脉三代弟子,每隔两日一次讲解经文,并且为门下弟子解惑。

除此之外,亦有斗法阁,内中有着修为极高的弟子,都曾游历九州大地,历经无数厮杀,经验丰富,而他们在阁中,讲述的自然是如何斗法,如何灵活运用自身本领,又如何在斗法之中将自身力量发挥至最大,如何寻找对方破绽弱点,如何针对各类不同道术,施行不同类别的闪避,或者如何使用不同手段去破解。

因此九州仙宗的弟子,从来不会是绣花枕头,空有一身道行,却还斗不过无门无派的散人。

当然,道德仙宗除外,只是,道德仙宗虽然只重道行,不重神通,门下弟子斗法本领寻常,可修为往往是高得令人为之惊骇。同辈之人里,道德仙宗的弟子,往往是比同龄的仙宗弟子修为更高,虽然斗法本领不强,但凭借境界高深,法力雄浑,却足以压迫同辈之人。

秦先羽虽然得了中州燕地的失传道剑,修有一式秘剑,又有掌心雷,触地印等手段,但细细想来,斗法的手段还颇显粗糙。如今在龙虎级数,凭借秘剑和掌心雷这道仙术,可谓是无往而不利,但到了地仙这等人物的眼里,斗法手段便显得稚嫩了。

尽管秦先羽也算是身经百战,斗法众多,可毕竟未曾经受过真正的教导,斗法的手段也未经融合。其实还有许多破绽。实际上。他还算是散人修道者出身,只是因为自身的手段过于不凡罢了。

相较之下,中州燕地传承许多万年的教导方式,许多先贤前辈以及当代弟子总结出来的斗法经验,自然要远胜于寻常宗门,更非散人修道者独自摸索可比。

今日,秦先羽便来到了听音阁。

但他不是来为四代弟子讲述经文的,而是来听讲的。

八脉首座的三篇规划里。第一条便是屈尊。

所谓屈尊,便是放下十脉首座的身份,以当代弟子的身份,去与四代后辈弟子同堂而坐,听三代弟子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