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5页(1 / 2)

等小周教授回来,找他谈谈,看把erc技术的并发症都列出来,怎么能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韩处长默默的看着各种数据,心里有些感慨。

还是周从文周教授稳啊,不到一年的时间,做了五千多台楔切手术,没有一例投诉、没有一起医疗纠纷,这简直就是神迹。

和世界第一相比,韩处长更相信周从文这一年来做的事情更神奇。

第1439章 甩锅

韩处长思考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囫囵个睡了一会,订好的闹表把他叫醒,胡乱洗了把脸,韩处长赶到院长办公室门前。

20分钟后,陈院长上班,韩处长汇报了昨天晚上的事情后。

陈院长表示比较满意,并且安慰了韩处长几句。

回去后,韩处长虽然身心俱疲,但他却没有休息,而是把妇科的人和文渊都叫来,总结一下病历,做好弥补工作。

虽然做不到未雨绸缪,但亡羊补牢的事儿还是要做的。

这是韩处长以为的为时未晚。

……

……

周从文一早下了飞机。

文渊做erc出事,在周从文看来,是一件相当严重的事情。

任何一个新术式都要经受很多波折。

临床医生是很保守的,没有足够的驱动力,他们宁愿选择已经成熟的老术式也不会选择创伤小、效果好很多的新术式。

因为的事情很多,比如说所有新技术都意味着高风险。

周从文上一世经历过,这里面的一切他都门清。

虽然erc和心胸外科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周从文依旧不想这个“孩子”死于襁褓之中。

文渊叙述的病史很简单,甚至有些潦草,但无论是黄老还是周从文都不认为是erc的事儿。

所以周从文急匆匆的从帝都赶回来,他生怕事情发酵到不可控制的程度。

事情越是严重,传播范围越广,对erc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

甚至事情要是继续发酵,会导致很多患者都会认为erc是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不光是患者,连医生都会害怕,把一项新技术束之高阁。

治不了病,的确丢人,但对医生来讲却不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