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页(1 / 2)

至于伦道尔·赫斯特的传媒集团,同样面临着陷入找不到新的赢利点的困局。

想明白这些的李长亨,目光看向伦道尔·赫斯特等人时,就不再是犹豫,而是眼冒精光,看着伦道尔心里咯噔一下。

一股不安的念头瞬间浮现在心头。

可听完李长亨愿意拿出电视销售公司,连同联美一起合并,伦道尔等人立马忘了那股不安,转而激动的心脏怦怦直跳,脸红脖子粗的呼吸都粗重起来。

电视销售公司用的就是赫斯特的电视台,两年时间里这家公司的营业情况虽然外界并不十分了解。

但第一年销售金额超6千万,去年又达到15亿美金的数据,伦道尔等股东还是知道的。

可以说光这么一家公司的市值,就不会低于2、30亿美金。

要是再引入华尔街的大公司,大肆炒作一番,经过a轮、b轮融资之后,只要销售数据逐年上涨,市值超过传媒集团都不难。

对伦道尔等人来说,此时合并他们确实是占便宜的。

但和其他股东们欣喜不已,根本不用犹豫就会同意合提议不同的是。

伦道尔很明白,一旦三家公司合并,自己就会失去对传媒集团的控制。

而李长亨一开始并没直接提5家公司合并案,除了担心垄断而无法被米国相关部门通过外。

还想着一旦伦道尔不同意,自己就主动接触维娅慷姆,逼着传媒集团董事会向伦道尔施压,迫使他不得不同意。

而且,李长亨一想到那个被自己忽悠去骑士盾总部,接受dea受训的理查德·威尔顿,心里就有了个隐约计划。

作为曼哈顿爆炸案中,救下至少上百人的英雄,理查德·威尔顿身上的新闻虽然被李长亨一些列操作给压了下去。

但用不了多久,等各家传媒感觉到民众对《罗马假日》,爆炸案、6亿美金债券等等新闻不感兴趣时。

必然会有记者重新想起理查德·威尔顿。

毕竟李长亨一开始都怀疑过理查德·威尔顿,那么外界肯定也会有人怀疑他。

甚至,这次爆炸案和夺回债券的过程中,表现的极其糟糕的fbi和纽约警方,为了面子和挽回形象,很可能已经在暗中调查理查德了。

李长亨之前调走理查德,为的是避免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点被理查德抢走。

现在《罗马假日》的票房大爆,不仅不用担心理查德回纽约,甚至还可以利用某些为了新闻,什么都不顾的记者和媒体在他身上泼脏水,来再次炒高这方面的话题。

一旦话题炒起来,李长亨最后以救世主,或者fbi帮凶的身份介入理查德的案子。

必然让媒体和民众,再次紧盯着李长亨的一举一动,然后起了再次进入电影院,看一遍《罗马假日》的念头。

顺带着,要是那个曝光理查德有问题的记者是赫斯特的人,那么还理查德清白时,赫斯特的信誉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

市值也必然会下跌,倒逼董事会不得不捏着鼻子让李长亨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