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页(1 / 2)

否则,没道理李长亨会放弃炼油厂和石油公司,而只要油田名义上的所有权。

不过,说真的,要是换成李长亨或者老盖蒂自己,大概也会把油田收归国有。

油价19美金时,55美分的专营费用,等于直接增加了29的成本。

难怪当年老盖蒂居然无法用成本优势,击垮一两家排名垫底的石油七姐妹。

也难怪他为什么非要打造全产业链,来压低成本。

石油危机没爆发之前,纱特等国家肯定已经预料到油价会暴涨。

同时沙漠土豪们,也是期待着以石油来逼迫米国等资本国家,放弃对以涩列的支持。

结果不用说,米国人没放弃以涩列,这颗钉在沙漠的钉子也保住了。

代价则是资本国家迎来了长久的通胀和经济衰退。

而要是油价暴涨到10美金以上,再按照协议只给土豪们55美金一桶的钱,那土豪们可就亏大了。

换成谁,也必然会寻求收回油田的办法。

李长亨的办法也很简单。

不出意外伊郎的巴列维王朝一旦被推翻了,红色北极熊介入伊郎,再爆发两伊战争的话。

那时候的纱特必然会非常紧张和担忧,在沙漠各国中拉拢盟友的同时,暗地里也会寻找外部的支持者。

李长亨此时完全可以炒作已经进入伊郎的f15,是如何的先进。

加上红色北极熊的坦克、飞机和其他武器,不断进入伊郎。

纱特和科危特为了自身安全,对最新武器装备的需求也会猛增。

到时候,格鲁曼的f14和通用的f16就会是首选。

而且光有飞机还不行,战斗机飞行员可没那么容易快速培训出来的。

自己要是能为两国提供装备、人员和国际支持的话,纱特可能还会犹豫不决,但科危特肯定愿意用油田换安全。

而只要科危特一旦妥协,自己就有很机会和办法逼迫纱特跟着妥协。

第1179章 终归还是没逃过

要是纳赛尔的亲爹还不愿意,那就别怪李长亨推纳赛尔或者纳赛尔的叔叔上位了。

和其他王室继承法不同的是,纱特一开始奉行的是兄终弟即的即位模式。

纳赛尔被确定为继承人,不仅打破了规矩,还必然会有很多人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