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1 / 2)

“因为发明专利注重新颖性,如果先发了letter,在专利实质审查中会被判丧失新颖性,专利就会被驳回,但是反过来先申请发明专利则不会影响你发letter。”

“还有一点,因为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最终授权往往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没个两、三年一般搞不定。申请发明专利后,你要是能在短时间内把第一篇article发出来,就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你的专利已自主实施了转化。”

“你拿着这篇article可以向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优先审查,这样原先2-3年的审查可能1年就搞定了。另外,发第一篇article的时候还可以考虑不把程序代码放到article里面,而是单独拿出来申请软件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审批大约需要2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你还可以在现实场景里开展应用并搜集相关的数据。正常情况下,如果应用效果好,发第二篇ariticle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第二篇article正好可以用来为你的软件著作权打广告。”

听了这番话,宁为只觉得茅塞顿开,整个人都顿悟了。

说白了,这就是把他准备用一篇论文完成的东西,分解成三篇论文,而且还非常合情合理。

就像连招一样,层层铺垫,最后不仅收获1篇letter、2篇article,还额外得到1个专利和1个软著,此外还节约了专利审查的时间并给自己的软著打了广告。

难怪有些人做研究非常简单,有些人做研究却愁到头秃……人家是干一份活拿三份好处,你是干三份活拿一份好处。

有如此明晰的方案,他之前哪里还需要纠结怎么多发sci?

三篇啊!

如果这能成的话……

宁为觉得自己可能要发财了!

第064章 letter问世

“鲁教授,真的太感谢你了!”

宁为诚心诚意的道了声谢。

如果不是刚刚正好提到这茬,宁为觉得他可能起码亏掉四十万。

“这个都是常识,就算我不告诉你,应该也有人告诉你的啊!”

鲁东义有些不好意思。

主要是宁为的态度太诚恳,就像他真的帮了极大的忙一样。但他实在只是提点了两句。

“别提了,根本没人跟我说过这些东西啊!”宁为略感懊恼。

但仔细想想,其实情有可原。

数院的教授们知道宁为在鼓捣算法的本就不多,自然不可能专门来告诉他如何操作。

至于孔明德跟陆昌斌对于这个项目的态度其实就是给宁为创造个空间,让他自由发挥,成功属于意外之喜,失败了也不会太懊恼,自然也没谁想到要去好好提点他。

最关键的是,宁为都已经在nature发过论文了,江大的教授们潜意识里已经将他跟研究领域的菜鸟划分开来。如果不是两人正好聊到这里,鲁东义也不会专门跟宁为说这些。

“对了,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决定去哪直博了吗?比如,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