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1 / 2)

基本上他一忙起来就忽略了身边这些人,连余兴伟已经开始自主选题了都不知道。

模糊逻辑他当然知道的,同样属于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方向,很多人认为模糊逻辑是布尔逻辑的扩展,但宁为并不这也认为,包括三月其实也用到了模糊逻辑方面的一些构思。

但这项研究的难点其实很多,比如模糊规则的确定,如果没有一个相对高效的设置,n和rnn中使用的线性和非线性过程在很多情况下都能直接替代它。

宁为在stoc大会中那篇曾经209页论文就有一部分是论述这个环节的,不过并没有深入。严格来说,这个方向深入性的研究,对于特定向的智能应用研究还是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智能搜索、自动驾驶的自动刹车系统、通过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处理各项规则集,甚至人工智能精准营销等等。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自己都不太清楚究竟需要什么……

当然这其实也不算意外。

大概是跟在宁为身边久了,加上宁为的光环也的确是太过耀眼,很多人不自觉的就会忽略宁为身边这些人的优秀。

不管怎么样,余兴伟当年也是代表华夏国家队出国参加国际建模大赛的牛人,并凭此直接被保送打华科大读了本科,接下来又能直接保送本校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还能通过院士大佬的考核,成为华夏排名前十高校的博士生,要是没能力这一路怎么可能走得这么顺畅?

即便现在许多人都认为余兴伟跟在宁为身边,混了许多顶刊二作纯属运气,但宁为觉得其实也真不能说余兴伟只靠着运气,起码老余读博这段时间把一些理论性的东西都梳理了一遍,这也是宁为之前倾向于让余兴伟在宁班代课的原因。

让余兴伟来上课,可能效果比他亲自去上课要更好。因为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宁为实在不太get到难点……

这其实就跟许多研究方面总能出成果,但是教学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的教授情况差不了多,自己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总觉得讲一遍学生肯定已经懂了,便不会再三强调,甚至很多时候因为觉得一些步骤太过简单,简直一目了然,便直接一句由此可得就直接一笔带过。

对于学生来说摊上这样的导师其实也很痛苦,不懂吧,肯定还是想问的,但是这种轻易可得的问题问得多了,心理稍微脆弱一点的学生,很可能就会对导师看向他的眼神产生一些微妙反应,从而陷入对自我智商的否定之中。

真的,很多时候并不是导师故意为难学生,只是那种下意识流露出的关爱眼神是根本藏不住的,尤其还是那种关爱智障的眼神,有时候没注意,下意识的带出一句“这么简单还不懂吗?”那就更打击人了。

这也是宁班大一、大二阶段压根就没给宁为安排课程的原因,宁班都是好苗子,别被打击到完全没有信心了,不好……

第351章 分支

在余兴伟期待的目光下,宁为看了他的论文,顿时觉得社会他余哥,人狠话不多。

简单来说余兴伟关于模糊逻辑研究的具体内容是用于导弹的,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用于地空跟空空导弹复合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分配问题,目标是研究出一种模糊逻辑控制分配算法,来协调扩展状态观测器估计集中的不确定性。

更简单的来说就是让空空导弹在发射之后能追踪得更准确,在高速运动下能够提前预判对方的预判,不会因为几发干扰弹就轻易失去目标,又或者因为地形而错失目标。简而言之,让导弹在放飞自我之后能变得更为聪明。

很有前途的想法,就是跟宁班导师这个身份有些格格不入,到是研究成功的话说不得会被国防大学控制与信息或者导弹工程专业做教授了。

“怎么样?宁教授,你觉得我这个研究方向选得靠谱不?”

“太靠谱了,要不你还是去实验室吧,可以直接让三月帮你在超算上设计大型算法仿真数字虚拟,呆在学校太浪费你的才华了。”

“这个……您认真的啊?”

“从没这么认真过!加油,这项技术做出来之后,你大概也能享受跟我一样告别护照的至高荣誉了。”

“哈哈,宁教授,瞧你这话说得,不过你觉得有搞头,那我就继续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我还是个军迷来着,一直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能做符合兴趣的研究,就算这辈子真看不到护照,也值了!”

“那就这么定了,回头我帮你跟咱们院长说说,可能还要办些手续,不过你不用操心这些。到是你在江城的小女朋友怎么处理你得想好,实验室那边保密程度比较高,她可能进不去。万一想要约个会什么的,你还得跑挺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