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宁为其实也没时间去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调侃或者说讽刺。
出门旅游了整整一个月,玩的是挺痛快,但整个九月玩过去了,回来之后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
更别提接下来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了。
虽然口头上说组建专门的团队来分析跟处理从cern那里获得数据,但那只是托词。跟罗志强沟通之后,这位教授都对宁为的那些想法一知半解的,更别提其他人了。
所以数据分析还是得在三月的帮助下自己做。
事实上这些日子宁为也的确是扎根在华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的基地里,每天面对着三月精选出的无数数据。每天大概一半的时间用来处理新鲜出炉的新数据,另一半的时间则用于分析研究之前库存的数据。
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探测器的升级,灵敏度跟算法提升,反馈而来的数据也越来越精准。就这样忙碌了一个月的功夫,一人一猫也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
“三月,把2026年5月之后13tev以上能区的所有统计数据全部整理出来。”
宁为给出了指令。
到不是不需要之前的数据,主要是2013年cern的lhc才开始升级,再此之前,lhc最高对撞能级最高纪录也只有8tev,直到2016年5月升级完成之后,这台世界最大的强子对撞机才拥有了撞出14tev的能力。接下来是2018年的暂停运行,将lac4取代了运行了40年的lac2,再然后一直到2026年,重新新一代的lhc上线,一年后再次维护,直到今年又开始运行……
可用的原始数据很多,但那时候的lhc还是落后了些。2026年之后重新运行的lhc已经更名为高亮度lhc,除了将粒子能加速到更高的能级为,更是提升了无穷小的精度,而精度的提高也意味着能发现更多曾经没有发现的现象。
此时宁为显然已经从三月整理出的数据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宁为仔细的阅读了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开始跟系统中的三月探讨起来:“前后数据有差异啊,使w的中心值相对标准模型偏移了10-100v?”
“喵……之前是ats探测器修正前的数据,之后是修正后的数据。”
“哦,这应该是根据drell-yan过程中玻色子产生的法向微分截面与df成正比的性质来校正d。”
“喵……”
“三月,自由参太多啊,高能量下还是很难抑制误差发散。”
“喵……是否要通过能量的标定和选择效率进行修正,并通过已有数据进行数字模拟?”
“嗯,先来一遍吧!”
小猫扬了扬爪子,然后房间内虚拟出了巨大的对撞机,然后对撞机开始启动……
其实这些是不必要的,毕竟虚拟的演绎并不是说三月很强势的将cern的lhc搬到了华夏京城,只是为了让宁为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模拟了一个三维动画出来,好处是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坏处则是多少会浪费些算力。
好在这个时候的三月前所未有的强大,一点点算力已经不是什么太了不得的事情。其实这一过程挺不友好,看着代表电子束的白光飞快转圈圈,大概就好像在曾经的电脑上启动一个大型程序,看着鼠标变成圆圈不停转啊转的是一个意思,都是在让人等着,只不过现在加了视觉特效……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来,通过已有数据再加工对于三月来讲也是个庞大的工程,没见这一圈圈的都撞了很久了。不过宁为也能理解,额外的校准还可能带来更多的误差。三月能够通过算法尽力避免误差,但这就需要用时间换取效率。
宁为到也不急,干脆趁这功夫去给自己泡了杯茶。
虽然他依然对这些咖啡、茶叶这些饮品并不感冒,但已经联系工作了五个小时,还是需要一些咖啡因来提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