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回来也是被孟小杏给雷的不轻,你要是在我家住着,那我可就不打算回家了,家里放上这样一人,谁能受得了啊,得赶紧想办法打发走,“成,我明儿个帮你看看吧,看看我和朋友开的饭店还要不要人,不过可得提前说好了啊,去了你可得好好干活,别闹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别和人吵架。”
“小五哥,既然是你的饭店,那还不得你说了算?谁敢和我吵架!”这位的回答让沈隆无言以对,合着还没上班儿呢你就打算作威作福了?
“我就是投了点小钱儿而已,大头可是人家出的。”得,这回轮到李成涛和蔡晓丽唱红脸儿了,明天去了和他们说道说道。
哎,怎么说也是亲戚,不管也不合适啊,你说你干嘛要进城打工啊?以你们家的地理位置,躺着就能发财,如今啥也不用干,赶紧回去结婚生孩子,和村里打好关系,多占点宅基地,等你抱孙子的时候,京城的房地产开发也就到你们村儿了,到时候绝对能发财。
尽管沈隆不愿意,可这个忙还必须得帮,别看之前大姨、三姨她们不停地朝京城跑,似乎是韩家给了他们多大的恩惠似的,实际上早些时候,尤其是那几年粮食短缺的时候,大姨、三姨她们也给韩家支援了不少,要不然五个孩子怎么能养到这么大?
起码在这个年代,虽然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可农业社会那种守望相助的传统依旧在延续,这种情况一直到新世纪零零后的孩子们开始读书的时候才渐渐变淡,那时候亲戚们因为工作、读书都天各一方了,好几年才回老家一趟,关系自然变远了。
不过在乡村,在城市老居民的圈子里,这种关系仍然有残留,但也比现在淡薄了许多,远没有现在这么紧密。
第二天趁着孟小杏还在睡觉,沈隆早早地溜了,来到店里和李成涛、蔡晓丽说道,“咱们店里好像有不少人都是郊外村里的吧?要不咱们给他们租个地方当集体宿舍?”我就算宁愿多花点钱也不愿意孟小杏住家里啊。
“他们现在有住处啊?干嘛还要花这个钱?”蔡晓丽表示了不理解,店里的伙计大多都住在亲戚或者朋友家不也好好的么?
“实话实说吧,我家里来了一姑奶奶,我有点扛不住了。”沈隆把孟小杏的情况说了一遍,“我这就当时花钱免灾了吧,租房的钱我来出好了,等她到了店里你们该怎么管就怎么管,不用在乎我。”
“哈哈哈哈,你也有怕的人啊!”李成涛和蔡晓丽顿时乐了,“行,我这就找房子去,也别你一个人出了,从店里的账上扣吧!”
蔡晓丽平时人缘儿挺好的,找几个熟人打听打听,就在附近租下了一个地方,晚上回家沈隆就把这事儿给孟小杏说了,“工作给你找下了,你先去打扫卫生端盘子吧,多干多看多学少说话,只要你肯学,不管是学做菜,还是学算账,还是学着管事儿都行,将来学够了想自己出来开店,我也想办法帮你。”
怎么说都是亲戚,沈隆也希望她能发展地好点儿,从电视剧里的情况来看,这妹子思维确实有异常人,不过却不笨,要是她听话的话,沈隆保她能有个好前途。
“刚开始给你一个月算六十块,店里包吃包住,干得好还有奖金!”这工资绝对不低,苏老师一个月估摸着也不比这多多少,看看,多好的条件啊,你还是赶紧出去吧。
“六十块?这么多!小五哥你对我真好!”孟小杏又开始自恋了,小五哥肯定喜欢我,要不然怎么会给我开这么高的工资?“不过我不用他包吃包住,我住这儿就行了!”
第1944章 你咋又来了?
嘿,我房子都租了,你还不走了?沈隆刚想反驳,母亲就帮腔了,“小杏啊,你怎么说也是一大姑娘,这屋里现在就我和春明两个,你住这儿说出去怕不好听,影响你将来找对象。”
“我才不怕,我就看上小五哥了,别人都不要!”这话倒是起了反作用,孟小杏巴不得传出去她和韩春明的什么话呢,这样就可以赖上他了。
“店里的员工可都住宿舍,这也是为了方便管理,从咱们这儿到饭店可远着呢,你住这儿的话就得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你起得来么?”沈隆开饭店选址故意选了个距离大杂院比较远的地方,先前是不想让院里人发财,没想到现在却派上了意外的用场。
“啊?这么远啊?”孟小杏有些发愣,她可是有点懒,才不会起这么早,好说歹说才把这姑娘给哄住了,沈隆只觉得心累。
沈隆这边郁闷,苏家也不太好受,如今苏老师的手术已经完成,病情渐渐稳定,然后苏母就和他说起了借钱的事儿,“哎,你说这几十年的邻居了,借钱还得给人家打欠条,这韩春明现在还真成商人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这么大一笔钱,人家能借给咱们本身就是情分!打借条那是应该的;哎,这下咱们该怎么还啊!”苏老师叹了口气,这可是三万多块啊,就当苏萌马上就能去教育局上班儿,一家三口的工资加起来,也得十年才能还完。
“只要人还在,什么都好说,咱们以后省吃俭用慢慢攒呗。”苏母握住了他的手,苏萌也挤出一丝笑容,“爸,你就放心养病吧,别操心这些。”
说起来电视剧里演得还真是有点不太靠谱,欠了这么大一笔巨款,苏家的生活条件似乎没有一点儿下降,你要搁到现在,一个月薪一万的孩子背了三百万的房贷,那儿能像以前一样随意地花钱啊。